最近東區平價成衣大戰, 盛況空前, 沒去擠, 也擠不進去, 也從不這樣拼命做事過日子. 只是, 平價品牌一個一個進來, 刷新了成衣的價格, 不僅造福消費者, 抽身遠看, 其實是一場深層的革命.
一件七八百塊的褲子, 貼身舒適美觀又...平價, 消費者還有甚麼理由去買同款, 布料稍好, 但價格是兩千多的褲子, 再也回不去. 更別說網路上一堆像抹布的牌子,價格更是一路往下走, 更便宜.
想想看一件賣你幾百塊的成衣, 鈕釦, 拉鍊, 剪裁, 布料, 車工, 工序一樣也沒少, 再加上配送展店倉儲人員, 更別說源頭的設計,管理等等, 怎麼還能擠出利潤呢? 想想, 心知肚明很難不脫<血汗工廠>的可能性, 再往下想, 也不排除可能是童工車出來的 ~_~
⋯⋯
即使我知道是這樣, 也...不太可能為了<抵制血汗工廠>而刻意回去買超出這價格範圍很多的衣服, 因為消費者心中的價格天平已經大幅更新了...(除非有甚麼正式場合需要穿更細緻的服裝)
疑似血汗工廠的現象(業力)要如何平衡呢?
可能要回到企業, 金錢會染上管理者的動機與氣息, 企業的起心動念很重要, 善待消費者之餘, 是否也善待了自己的員工
建議這類的企業, 應將盈餘的錢撥回去工廠分紅, 讓他們的待遇平衡回來(領兩次薪水). 這樣員工才不會把某種負面意識(卑微, 生氣, 不值等等情緒) 沾染到衣服上, 再傳給消費者. 至於工時, 工廠要能設計出一套管理流程使其正常標準化....員工的心情愉快了, 拿在消費者手上的衣服才會"意念乾淨", 真正美麗
如果真能改善 平價成衣, 快速時尚, 平價供應的概念是很優很迷人的~~